亳州市谯城区:民生为先,绘就乡村新画卷

来源:安徽日报 发布时间:2021-09-16 17:23 浏览次数: 字体:【    】

核心提示

亳州市谯城区以民生为先,推进城乡一体化,在发展中解决民生问题,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筑牢根基。

该区夯实基层党建,连续三年招录大专及以上学历村级后备干部715人,围绕“党建强、产业富、人才兴”进行示范村建设;推动环境治理,建成20个污水处理厂,实现21个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今年共计投入8000万元用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促进产业振兴,今年已投入3.3亿元开展435个乡村振兴项目建设,在广大农村地区开展农产品加工、烘干、冷藏、收储、设施蔬菜和畜禽养殖等基础设施建设。

扮亮庭院 美化大环境

鸡冠花红红火火、月季花争奇斗艳、大红石榴挂满枝头……近日,记者来到亳州市谯城区牛集镇宋老家村,看见村民吴玉玲的小院打理得井井有条。

“这几年的环境治理效果越来越明显,我们也注重生活质量了。”吴玉玲说。

据谯城区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通过乡村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并结合环保政策、措施的落地,该区农村地区的面貌发生巨变。生活在美景中,农户对自家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纷纷用盎然的绿意装扮起家中小院。谯城区还积极引导群众自觉养成讲文明、爱卫生的良好生活习惯,让美丽小庭院扮亮乡村大环境。

“平时我很喜欢在庭院里种植花草、装扮家园,生活在美丽的环境中,感到处处都称心如意。”吴玉玲高兴地说,“打造绿色庭院,不仅美化了生活,同时让全家人养成了健康的生活习惯。2020年,我家还评上了市级‘美丽庭院’呢。”

在古井镇药王村,好环境让村民吃上了“旅游饭”。去年6月份,药王村入围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当年实现村集体收入73万元,其中近30万元来自旅游。

“这个地方环境非常好,周末带孩子过来玩,像度假一样。”亳州市民任静说。近年来,药王村依托资源优势,不断加大投入,着力打造田园综合体,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客前来观光。

“我们以中医药文化及酒文化资源为依托,以传统的中药民俗文化为内核,打造了集‘药、医、养、教、旅’于一体的皖北传统中药民俗文化精品村。村里的一号、二号、三号院相继投入使用,里面有药浴、酒吧、学堂、四合院、标准间等。”药王村党委书记李玉良说,平时周末客流量约2000人次,今年暑假每天来村里观光的游客更是络绎不绝。

抱团发展 力促产业兴

“我家的土地以每亩700元的价格流转出去了。平时,我通过劳务派遣服务队,在离家不远的地方干些零活,现在是土地流转和务工双收入。”近日,家住谯城区立德镇乔楼村的葛长云说。

今年3月以来,立德镇积极探索新型土地流转经营模式,以镇、村集体创办的乡村振兴公司为载体,搭建土地流转新平台,对全镇所有自愿转包土地的农户开展规模化统一流转,村民把土地流转给振兴公司,再由振兴公司作为担保,把土地流转给种植大户。全镇规范市场、统一定价,把土地转租给大户并赚取一定的服务费用作为村集体收入,既解决了土地租金不稳定的问题,又壮大了村集体经济。

近年来,谯城区因地制宜发展高效特色产业,优化产业结构,丰富产业类型,形成产业集群。“我们探索强弱联合、强强联合等村集体结对发展新模式,58对强弱村联合发展项目30个,成立合作社8450余个,培育带头人近7000人,示范带动农户超6万户。”谯城区乡村振兴局负责人说,区层面成立共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村层面成立振兴农业发展股份公司,以“联合体+组合投资+优先股”模式,累计整合资金5336万元,推动村党组织和企业深层次合作,全面提升产业层次。

这几天,谯城区颜集镇段老家村的驻村干部陈涛忙得脚不沾地。他在开展乡村振兴入户走访时,了解到种植大户段体军不仅有用地需求,而且能提供近200个就业岗位。陈涛和其他驻村工作队员商量后,建议段体军采用“村集体+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让企业继续发展壮大,也能让更多的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经过再次考察走访、评估研究,陈涛已向镇村报告初步规划。

“去年我种了6亩朝天椒,卖了3万块钱。今年我又多种了4亩。”芦庙镇前毛村脱贫户孙继祥高兴地说,镇里有奖补政策,还上了保险,帮助联系销路,他种的辣椒不愁卖。

“在产业发展上,我们通过广泛调研,着力在‘短期能增收、短期能见效、短期能致富’的朝天椒种植产业上做文章。”芦庙镇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采取“党建+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已带动全镇6000余户发展连片规范化种植辣椒23000余亩,预计可实现产值1.166亿元。

党建引领 锚定新目标

“我申请到村里两个育苗大棚的使用权,这既满足了我的育苗需求,又为村集体经济增收拓宽了路径。”近日,赵桥乡赵桥村西瓜育苗大户李利峰说。

“赵桥村‘两委’班子以‘党建+美丽乡村+乡村振兴’建设为契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依托本地种植传统,在发展西瓜产业上做文章。”赵桥村党委书记李振海说,村里建成了谯城区最大的西瓜交易市场,每年可增加15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育苗大棚每年有4万元收益。该村同时鼓励村民发展优质西瓜育苗和种植,通过发展产业带动村民共同增收致富。

“我们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同党史学习教育结合起来,从伟大建党精神中汲取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精神力量。”谯城区颜集镇李集村党委第一书记操知璇说,驻村两个多月以来,他把抓基层党建作为重中之重,牵头完善党委学习制度,打造“村党委学习扩大会”平台,着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村级党组织。

“条目式”明确村“两委”工作职责,“错班式”落实村干部集中办公,“层报式”建立请销假操作制度,严格规范“四议两公开”村级会议制度……在帮扶村建章立制的同时,操知璇创新设立了第一书记召集、村党委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参加的“书记办公会”,以确保工作队驻村期间“帮办不代替、到位不越位”,实现村级常规工作能掌握、发展方向能把握。

谯城区坚持党建引领,以党建带动中心工作推进落实,探索基层党建工作新模式。该区通过“三会一课”、“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主题党日等组织活动,结合“四议两公开”、特色种植养殖、“四带一自”、入户走访等,部署落实各项重点任务及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统筹谋划“十四五”新开局。(武长鹏 曹博 武清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