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产为“笔” 绘出田园好风景

来源:安徽新闻联播 发布时间:2024-01-30 15:59 浏览次数: 字体:【    】

兴一方产业,富一方百姓。安徽各地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走出了一条产业兴、村民富、乡村美的新路子。

在合肥市长丰县有一片草莓种质资源圃,这里汇合了232款来自世界各地的草莓品种,这个资源圃也被当地人称为草莓“博物馆”。长丰县花大力气搜集这些不同“国籍”的草莓种苗,就是为了能“博采众长”,可以定向改良,筛选出最适宜当地种植的草莓品种。

合肥市长丰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负责人 侯纯旺:

“利用我们草莓资源圃,经过八年的努力,开发出了非常优异的草莓新品种长丰红玉,这个品种它的产量非常高,长势特别健壮。”

合肥市长丰县是“全国设施草莓第一大县”,被誉为“中国草莓之都”。当地以发展草莓产业为切入口,不断加大草莓种植研发创新、技术推广,主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向科技创新、高端品牌、规模经营要效益,在壮大集体经济的同时,持续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合肥市长丰县 草莓种植大户 仇恒如:

“水肥、技术都是他们推广给我们的,这样我们能多收入20%到30%。”

目前,长丰县草莓设施栽培面积达21万亩,年总产量35万吨,草莓产业效益和品牌价值已实现“双百亿”目标。

合肥市长丰县草莓协会 会长 夏世祥:

“我们整个的长丰草莓,一产二产三产这个链条基本形成,整个链条上从业的人员大概将近18万人,享受草莓红利的受益人员大概是37万人左右。”

在宿州市灵璧县虞姬镇,一个个方舱设施并排而立。这些大块头的箱子就是数字智能菌菇出菇方舱。作为镇里数字农业建设典范项目,当地菌种菌棒厂基于物联网云平台,利用传感器可以实时采集菌包培养及菌菇生长过程中的温度、湿度等参数,用智能控制系统自动控制环境,有效提高了菌菇的产能和品质。

安徽蕈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总监 代兰真:

“这是我们使用的出菇方舱,它使用了大数据云端技术。这是总控模块,通过这种模块技术集成控制之后,我们的产量要提升30-35%,利润每包提高了2-3块钱。”

由于采用了数字化控制技术,这里的食用菌不仅实现了全天候无季节性生产,每包菌包出产蘑菇的重量,也从原来的270克提高到了350克。随着菌棒厂的发展壮大,带动了周边二十多个经营主体,从事秀珍菇、黑皮鸡枞、鸡腿菇等珍稀菌菇工厂化生产,经济效益增长5000万元。

宿州市灵璧县虞姬镇 党委委员 马菊:

“(我们)积极探索数字农业新型应用场景(的运用),让群众实实在在地享受到数字乡村建设带来的便利。”

立足资源禀赋,突出地方特色。安徽各地积极行动,坚持精准务实培育乡村产业,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深入推进农村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施农民增收促进行动,激活乡村振兴“一江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