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使命责任 让青春之花在脱贫攻坚一线绽放

来源:省乡村振兴局 发布时间:2021-12-22 11:26 浏览次数: 字体:【    】

2017年8月,从南京大学博士毕业后,我考入安徽省委办公厅工作。经组织选派,刚参加工作一周,我即赴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头陀镇梓树村扶贫工作队挂职锻炼,成为一名驻村扶贫干部。刚出学校门,才进机关门,又来到脱贫攻坚一线的广阔天地。“脱贫攻坚”这个过去经常在新闻媒体上看到的热词,如今成为我自己每天工作的内容,让我既激动,又有一丝不安。当时我问自己,这项工作能干的好吗,我能吃得了苦扎下根来吗?带着这些思绪,我开始了在梓树村两年多的扶贫工作,如今两年时间稍纵即逝,我想通过分享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三个小故事,展现在这一过程中自己得到的锻炼与洗礼,以及梓树村在党的好政策和办公厅的帮扶下发生的沧桑巨变。

一、为胡忠友解惑:帮扶干部一定要当好群众的翻译员

在基层工作,可能每位帮扶干部都会遇到一个问题,书面的政策语言群众不容易理解,沟通不畅的现象时有发生。政策语言一定要转化成群众语言,让群众一听就懂,一学就会,而不是自说自话。

记得是2017年8月底,安徽建筑大学第三方评估组进驻梓树村,我陪同其中一个组对贫困户进行走访。脱贫攻坚考核验收中有一项内容是家庭医生上门服务,当第三方评估组的学生按照表格上的内容,问贫困户胡忠友有没有享受到家庭医生上门服务时,胡忠友听不懂这其中的含义,说没有享受。我当时就换了一种方式问他:“老人家,村卫生室的储根友、汪玉容有没有经常来给你量血压,关心你身体啊?”他一下就听明白了,说他们经常来。再通过解释交流,胡忠友就明白村卫生室那两位经常关心他的医生,就是“家庭医生”。

在平时走访中,我把很多政策书面语转化为群众能听懂、好理解的口头语,例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转化为“合作医疗”、“财政供养人员”转化为“吃公家饭”、“产业发展奖补资金”转化为“茶园改造钱”、“工资性收入”转化为“打工钱”等等,不仅让群众听得懂,也更有利于开展工作,融入群众。通过这些具体的工作,我体会到作为帮扶干部,一定要做好翻译员,把政策语言转化为群众听得懂的语言,扶贫的好政策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二、许贻发的转变:从不理解有意见到拥护支持村里工作

梓树村马园组许贻发是建档立卡贫困户,2017年我到梓树村工作时,他的母亲在家务农,儿子在海南大学读书,自己和妻子长期在杭州、合肥等地务工。由于一些历史原因,许贻发对村里部分工作并不满意,对部分村干还有意见,甚至有时当面发生争执。

我刚成为他的网格包保干部后,许贻发直接向我表达了他的情绪和心结。听了他说的话后,我没有急于表态,而是弄清楚究竟许贻发不满意的地方在哪。经过和他本人反复沟通,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他家房屋前有一条土路,路基是早年自己修整的,后期村里计划围绕黑龙湾做旅游开发,许家这条土路正好位于主路岔口和黑龙湾旅游步道之间,他希望村里把这条土路和主路一起硬化。第二,村里为了建设红心猕猴桃园,统一流转了马园组的土地,许贻发认为这虽然是件好事,他也受益,但土地流转工作发生在他外出务工期间,是村干电话跟他确认的,他觉得自己没有得到尊重。第三,按照规定,有些扶贫政策,按照他的家庭实际情况是不能享受的,他却觉得这是许家在村里人少势孤的原因,因此产生了误会与隔阂。

随后我又仔细查看了许贻发的扶贫手册,并从财政奖补信息系统中依法查询许贻发财政奖补的打卡情况,通过调查核实,许贻发作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按照规定应该享受的政策,他都已经全部享受。经过我和村干之间交流谈心,并向许家周围邻居了解情况,村干部处理事情都是公平公正的,也不存在许贻发反映的情况,那么造成许贻发对村里不满意的原因又在哪里呢?

通过与许贻发多次电话沟通,又与其母亲多次交流谈心,我才明白造成这种误会的原因是沟通不畅,村干部表达的意思和许贻发理解的意思不同步,造成了误会。我想只要带着真心真情,就没有消解不了的误会。因此我经常去许贻发家走访,陪他年迈的母亲交流谈心,缓解她老人家的孤单,通过与其母亲交流,我还了解到许贻发的祖父曾经参加过高敬亭的红28军,后来被国民政府通缉杀害,祖父一辈兄弟7人只剩许贻发祖父一人,这也是许家人口稀薄的重要原因。听完老人家的诉说后,我唏嘘不已,一方面感慨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要倍加珍惜;另一方面则感叹许贻发也是革命先烈的后代,但是村里却极少有人知道。不通过上门走访,耐心交流,我又怎么能知道这些故事呢?看来作为帮扶干部,还是要更加深入基层,耐心倾听群众说话。

从那以后,我只要路过许贻发母亲家门口,总要敲门喊一声阿姨,和她聊聊天,关心她身体健康,问问生产生活情况,次数多了,许贻发母亲态度也越来越和蔼,对我上门走访、扶贫手册签字也由抵触警惕到开心配合。同时我基本上每个月都打电话问问许贻发,询问他们夫妻二人在外务工,工作生活有无困难。他儿子许勇在海南大学读书,经过村里沟通,岳西县教育局专门向海南大学发函,请求海南大学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尽量对许勇等3名岳西籍家庭困难学生进行照顾。2018年1月许勇要报考研究生,我又电话指导,帮助他及时调整并应对考试,最终许勇顺利考取武汉一所科研机构的研究生。

除了坚持不懈的走访交流和日常关心以外,就许贻发那三个方面的心结,我也都会同村干或单独电话与他沟通,或春节他返家期间现场会商,一一解开了他心中的疙瘩,逐一消除了他的误会和隔阂。2018年正月十一,许贻发给我送来了一封情真意切的感谢信,这让我既感动又觉得不好意思,自己只是做了一名帮扶干部应该做的工作。不管怎样,群众的认可是对我最大的褒奖,更是对省委办公厅三十年如一日帮扶岳西的真诚感谢。我会加倍珍惜这份无上的荣誉,继续努力工作。

感谢信全文

我是头陀镇梓树村村民许贻发,因为无固定收入,居住交通不便,赡养老人,供应孩子读书等诸多因素,经济压力较大,生活现状比较贫困。自从颜书记挂职我村后,帮扶我户,对我家庭生活很是关心,在我务工期间,时常替我看望留守在家的老母亲,陪她谈心聊家常,让老人心情轻松,在孩子读书期间,您通过种种渠道,了解孩子学习生活情况,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帮助。而且还和孩子直接电话交流,提供了一些正确有价值的建议。特别是我务工期间,了解询问我的务工情况,临近春节,关心我的劳务工资是否结算到手,以及返乡路上的安全问题。一句句细心的问候,让我体会到领导对百姓的关爱亲情。亲眼看到了党和政府中一名好干部的形象,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

本人决定在党的指引下,在梓树村其他领导的协助下,积极拓宽致富门路,努力实干,争取早日脱贫致富,勇敢踏上小康之路。不辜负村里领导们的厚望。

我一介农民,语言水平不高,但出自肺腑,聊表谢意。

此致

 敬礼

许贻发

2018年2月26日

 

三、项性和夫妻的坚守:要把困难群众当成自己的亲人

马园组有一对特殊的老人,项性和与妻子王明凤。夫妻俩已年过七十,项性和还有精神疾病,大女儿一家远在上海打工,几年都难得回来一趟,小女儿身体有残疾,虽然在头陀镇成家,但是平时也很少回来看两位老人。项性和夫妻老宅在马园组的一处山岗上,记得第一次去他家走访时,我沿着崎岖难行的山路走了半个多小时才到。村干部向我介绍他们的老宅交通条件落后,夫妻俩又是低保户,符合危房改造政策,应该搬迁下山。

而当我和村干部一起动员老夫妻下山居住时,本以为水到渠成的事,王明凤奶奶却出人意料地拒绝了我们。他们夫妻不同意下山居住到村里新建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而且态度并不友好,有抵触情绪。尽管我反复讲解异地搬迁的好政策,并说明这是党和政府考虑他们的实际困难,对他们的关心和帮扶,但是项性和夫妻仍然不同意,第一次见面就在不愉快的氛围中结束了。

回到村部后,我一直在反思,老夫妻二人居住在山岗上,完全符合异地搬迁的政策,村里又安排了新房子,这样的好事为什么会不同意呢,这其中有什么隐情吗?通过走访同组的其他群众,并向村干部了解项性和家庭情况后,我再一次爬上山岗,去找王明凤奶奶聊天交流。经过耐心的沟通,王明凤奶奶说出了他们不愿意下山的原因。原来老两口觉得叶落归根,对老宅很有感情,而且家里的菜园地、茶园都在老宅周围,虽然交通偏僻但是生活其实很方便,老夫妻性格相对孤僻,觉得搬迁下山要和周围邻居打交道,而且没有菜园地,增加了很多生活麻烦。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我不急于动员他们搬迁下山(老宅房屋安全,不属于危房),而是经常去陪他们聊天谈心,帮助他们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逐渐,老夫妻俩的心结打开了,虽然仍然不同意搬迁进新房,但是对我的态度明显和蔼许多,也愿意和我一起交流谈心。

2018年春节前,岳西普降大雪,梓树村一度积雪达45厘米厚,我非常担心项性和夫妻二人,踩着积雪爬山去家里走访。山坡陡峭,又有厚重的积雪,路上我摔了好几次跤,衣服都被积雪打湿了。当我赶到项性和家时,王明凤奶奶心疼地说:“下这么大雪,你还来干什么,路上摔了怎么办?”我当时就说:“奶奶,雪太大了,我担心您房屋是否安全。虽然来看您是工作,但是您子女不在身边,作为年轻人晚辈,我有责任有义务来关心您啊!”王明凤奶奶感动的说:“我老两口一辈子也没有儿子,现在看来养儿子有什么用,你们干部对我就像儿子一样亲,你不要再说了,我老房子没问题,雪停了我就搬下去住!”春节前,项性和夫妻俩搬到新房子里居住,并在新居里光荣实现脱贫。

两年多的扶贫经历,是我终身受益的宝贵财富。作为一名青年党员,我为自己有机会扎根农村,在脱贫攻坚一线干事创业而无比自豪。两年的时间里,我走遍了梓树的山山水水,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眷恋,和一起工作的干部群众都结下了深厚的感情,我爱这片土地。梓树村的沧桑巨变只是新时代中国社会伟大变革的一个缩影,在脱贫攻坚好政策的帮扶下,这片土地上还有很多令人感动和进步的故事,我感受到,只要干部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微小的力量就可以汇聚成奔腾的能量。我将永远不忘在脱贫攻坚一线得到的锻炼,永远不忘和梓树村干部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结下的深厚感情,继续用拼搏和汗水浇筑青春之花!(文章作者为中共安徽省委办公厅法规室 颜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