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记忆中的快闪,串成我的“中国梦”

来源:省乡村振兴局 发布时间:2021-12-23 15:24 浏览次数: 字体:【    】

2017年5月,根据学校安排,我以一个扶贫专干的身份来到望江县长岭镇土永村扶贫。2021年2月25日,在春满人间的美好日子,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作为一位从事教育的女同志,在农村一线,和中国最基层的村干部一起摸爬滚打了近四年,回首往事,其间经历的困难、努力、收获和感动,如今都被置换为村民的幸福和安康,它们成为我记忆长河中灵动的快闪,每每忆起,内心无比欣慰,现撷取几张,与你分享。

初来乍到,语言首先是道坎。

报到那天,不管是在镇政府还是在村部,我都没听懂几句话,应对所有人的问话,我都是讪讪而笑!我问两位队长怎么样,他们说懂20%差不多,我心想领导毕竟是领导!又过了两天,土永村开两委会,

时任村书记宋文华布置工作任务,我又是一句没听懂,但此时我好歹有点底气了:没关系,有两位队长呢!一散会,我就迫不及待地问他们宋书记说的啥?他们彼此对望了一下然后摇了摇头!我没好意思抵他们心里却在嘀咕:还20%呢,瞎吹什么!17年端午节前一天,时任望江县组织部部长陈宏来慰问我们,我们向她汇报了语言障碍那事,陈部长调侃地说:“让宋书记说‘望普’(望江普通话)!你们也别担心,过段时间就会懂!等三年扶贫任务完成,你们又多了一门外语技能!”后来,随着我们吃住在村,慢慢地听懂了一些话,只是眼睛要死盯着对方的嘴巴才行。

比语言更难的是思想

进村不久的某天早晨,我们正在村部吃饭,一位老党员风风火火地跑来,坐到我们旁边,“望普”机关枪似地向我们一番扫射,语气中有种居高临下的炫耀。我仍然听不懂,队长们20%的翻译水平译出了话语的主干:“你们懂不懂马列主义?懂不懂毛泽东思想?”老党员在我眼中一下子幻化成了《傲慢与偏见》中的达西。在农村,知道毛主席的就是有学问,知道马列的就是大神,那是“达西”傲慢的资本,而那语气中的浓烈火药味,就是对我们扶贫干部的偏见。

土永村一共有20个自然村,当地人俗称自然村为“屋”。早就听说刘家上新屋村民团结,年轻人尤其境界高,有标杆精神,我们早就有了拜访的心。宋书记也有意让这些年轻人和我们接触接触,说是要沾点文化人的文气,趁着这拨人回村规划美丽乡村,把我们喊在了一起。

到场者,多是村中能人,还有德高望重的老队长。开始时,我们谈民间艺术传承,谈特色产业发展,畅想土永村美好未来,有点文艺范的老队长甚至唱起了当地的民歌,气氛相当和谐!我正在心里埋怨宋书记为啥不早点安排这样的见面,冷不丁地,一位老者起问:“你们工作队到底能干什么?”欢乐的时光嘎然而止,大家都愣住了!一个小伙子一脸挑衅地接上茬:“我们其他方面不需要(帮扶),只缺钱!你们能给多少?说其它都是虚的,只有真金白银管用!”这场景,后来我在《第一书记》(沈浩)的电影中看到,仿佛昨日重现。

送教上门为留守儿童辅导作业

副队长没料到扶贫答卷中会有这样的题目,仓惶中却也不失智慧:“我听不懂你们说的话!”那是我在村里唯一一次感受到语言不通带来的重大利好。而我的主要优点是,40岁仍然保持了18岁时的意气,说人话就是愣头青一个,我不无彪悍地回了一句:“我们会用自己的一颗心,力所能及地为大家服务,但我们学校财力有限,钱不可能有很多!”颇有大义凛然之气。那人白了我一眼,我一点也没有不安,我的话有点冒险,但我觉得必须这样说,面对不恰当的指望,我们必须要有一种坚持,不能让一些虚假的繁荣成为人们追求的理想,这也在我们扶贫的范畴!

我包保的一个贫困户刘老,70多岁,一辈子未结婚,患有支气管、糖尿病,同情他有病无依无靠,我们经常带点东西去看他,学校领导了解他的情况,也多次去慰问他。没成想,这于他成了一个条件反射,一见到我们就勾蝼着身子缩在地上说没钱,导致我只要远远看见,第一个念头就是想隐身!

另一位贫困户刘大哥,与妻子离婚,一个人带着上初中的儿子,在家附近做零工。考虑到他的特殊情况,我们去他家的次数也多些,可是他把我们的关心当作理所当然,每次去慰问他,他都象收租子一样收下我们的慰问品,一句客气话都没有!

以“情、理”之矛,化思想之盾

等靠要……必须得根治!我们让片干向贫困户递话:工作队受组

织指派来帮助大家,但是帮扶力度有限,脱贫主要靠自己!另外,一个人要懂得感恩,要感谢党和国家的关心和爱护,要能感知生活在一个充满爱的国度的幸福!

同时,我记下从我妈那讨来的糖尿病患者食谱,来到刘老家,告诉他哪些食物能吃哪些食物不能吃,并安抚他只要注意饮食,这个病不碍事。老人似有所动,主动跟我说:我不能老是指望你们,身体好了自己能干也要干点,对吧?我笑了笑,心里很乐!再见到他时,他挑着捡来的一大袋矿泉水瓶子大老远就喊:“王老师……”整个人很有精神的样子!再碰到骑着摩托从工地赶回家的刘大哥,他会主动停下来和我们打招呼,不像以前那样从我们身边呼啸而过了。

后来,随着我们频繁的上户走访,落实扶贫项目,开展教育扶贫,老百姓亲眼看到我们为村里做的实事,打消了对我们的偏见,都把我们当成了亲人。

女儿扶贫的感动

2018年7月的某个周末,因为在土永村开展一个教育扶贫的活动我没能回家,老公就带着刚放假的女儿来看我。我怎么也想不到,上午进的村,吃过中饭女儿就吵着要回家,一刻也不愿在村里待!我心里是大写的失望,可是想到她正上高中,学习紧张,也没好发作。

2020年暑假,我在村里的小学开展“诗词传播”活动,在“师生同学一首诗”的公开课里,我设计了绘画助记、唱歌助记的环节,虽然有着女儿从村中逃离的心理阴影,但想到她能歌善画,我还是向她提出了助力完成这次教学的设想,可能上了大学,心境不一样了,她竟欣然同意了。

活动前一天,我先带她去看望几户贫困户,还鼓励她拿出自己的压岁钱去看望老人,为村里孩子买了学习用品。看到女儿主动拥抱80多岁的奶奶,老人感激落泪,孩子、家长久伫门口目送我们离去,我的眼泪几次在眼框中打转!第二天,我就带她来到杨林中心学校,进行义务献教。在我的印象里,她一直是个任性不懂事的孩子,但是她却在台上落落大方地上课,和孩子们亲密互动,那一刻,我感到女儿长大了!

活动结束的路上,我正和队友分享上课体会,女儿突然对我说:妈,明年我还要来扶贫!我心里感慨万千,不仅因为扶贫活动带给贫困户的温暖,带给孩子们的知识滋养和心灵慰籍;更因为我看到,通过让女儿参与扶贫,让她感受到了责任感,体会到了奉献社会、服务社会的幸福感,这是一种精神传承,我很高兴我的孩子能从我手中接过这个接力棒。

结语

我不是一个作家,无法用笔穷尽扶贫经历中的所有,只能对这些快闪进行真实的客观描述,它们不是我人生中的高光时刻,但却那么的令我难忘,它们是土永村脱贫路途中一抹抹美丽的风景,承载了我服务社会的理想,串成我的“中国梦”。如今的土永村,村集体经济从2016年的1.8万元跃升至2020年的60万元。工作队开展的“留守儿童教养修养形成”、留守儿童暑期夏令营、亲子扶贫、诗词传播、阅读推广、校园文化艺术节等系列教育扶贫活动,惠及了土永村所属的杨林教学片区的6所小学共1000多名师生,整个杨林片区学校,师生精神饱满,学生学习热情高涨,校园里形成了浓浓的学习氛围。

2021年6月10日上午,校党委崔国发副书记和组织部李恕宏部长到村接我们回校,村里召开了座谈会,长岭镇镇长汪结冰和土永村两委,村企业代表等参会。村党总支书记林令红代表土永村人民向工作队深情致谢,赠送“驻村帮扶办实事,情系土永促发展”锦旗,并为工作队颁发“荣誉村民”证书;村企业代表、绿瑞合作社社长刘小池向工作队赠送“别忘了我们,常回来看看”锦旗!

四年时光弹指一挥间,扶贫战场上羞论成绩,但我却很高兴这些幸福的消息与我有关。真的要走了,留下我们的牵挂,带走望江人民的深情!别了,土永村,希望再见到您时,您每次都比前一次更加美好!(文章作者为池州学院驻望江县长岭镇土永村扶贫工作队扶贫专干王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