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1+N”模式实现小菌菇产业大发展

------发挥衔接资金撬动作用实现全产业链发展

发布时间:2023-09-14 15:52来源: 《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与创新发展实务》浏览量:

太和县委、县政府自 “十三五”时期以来,就充分利用本地悠久的中药村种植传统资源,依托脱贫攻坚时期产业扶贫政策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资金项目的有效投入,将食用菌种植产业作为重点产业发展方向,做大做强食用菌产业,创新实施“1+N”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带动了小菌菇大产业快速发展,已成为安徽省食用菌产业发展示范县。

一、试验探索,实现菌菇工厂化生产

太和县在国内市场知名度较高的食用菌产品就是竹荪和蛹虫草,这两个产品都很珍稀,多在自然条件下生长,其中竹荪自古就被列为“草八珍之一”,它对土壤的含水量和酸碱度、基质通气性、空气湿度、传播介质、避光条件等,要求都很严格,适宜于在高温高湿或温湿环境中生长;蛹虫草又称北虫草,生长培育过程中对营养、温度、水分、氧气、光照、PH值的要求也比较严格。这两个产品正是由于其特定的生长条件,更适合数字化、智能化、工厂化生产和研发。太和县以此为切入点,依托丰富的秸秆资源优势扬其长处,采取工厂化生产避其“无山少竹”的短板,把秸秆变基质→基质变菌包→菌包用后回收→变有机肥,生态循环利用生产食用菌。县委、县政府通过招才引智,与安徽省农科院、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上海农科院、江南大学等科研单位合作,在全国率先建起了珍稀食用菌“人工影响气候室”,从生产设施、菌种研发、养菌、规模化种植、产品回收和加工、废弃菌包回收、有机肥加工、基料还原等关键环节,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试验和开发,培育出了红托竹荪的液体菌种,解决了红托竹荪引种育种、跨区域栽培、周年式生产的技术难题,开创了红托竹荪工厂化生产的先例,破解了红托竹荪工厂化生产的技术难题,探索了一条 “产加销带”全产业链的发展模式。其研发企业——安徽省百麓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经过三年的努力,获得发明专利和新型实用专利23项;培育出了“皖荪1号”、“皖荪2号”、“皖荪3号”三个菌株并拥有独立的自主知识产权;与韩国LG公司共同研发了系列专用设备;认证了一批竹荪和蛹虫草的“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创建了“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示范基地”;开发了竹荪健康饮料、竹荪营养面、竹荪芙蓉汤、竹荪金汤、蛹虫草袋装茶、蛹虫草固体饮料、蛹虫草金汤、蛹虫草酒等系列产品;牵头制定了竹荪和蛹虫草的行业标准,目前已经成为全国工厂化生产红托竹荪和蛹虫草的领军企业。

二、试点引路,“1+N”模式示范带动推广

太和县委、县政府从产业扶贫入手,固本培元,大力培育农业特色产业,从试点到创新生产模式再到复制推广,太和县走出了一条“1+N”全产业链发展新模式。

(一)先期试点积累经验。2018年正值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在旧县镇进行了先行先试。一期企业投资1500万元建设60个智能菇房,构建了食用菌产业园的南区,政府投资2000万元建设78个智能菇房及配套设施,构建了食用菌产业园的北区,政企联合打造了一个600亩的食用菌产业园,进而拉开了竹荪和蛹虫草工厂化生产的序幕。通过三年的实践探索,试点非常成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竹荪和蛹虫草无论是在生产方式、生产设施设备、生产技术、产品质量数量和研发上,都处于全国的领跑位置。脱贫攻坚期间,食用菌产业和企业为增加贫困户的收益、壮大村集体经济、安排低收入人口就地就近就业等方面,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二)创新模式健全机制。2021年,进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阶段后,太和县委、县政府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开始复制推广,构建了“1+N”全产业链发展的辐射带动模式,即“1”个龙头企业带动“N”个食用菌标准化生产基地。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作用,坚持“抓两头带中间”,前端抓制菌养菌,末端抓加工销售,做大做强“1”。建设可复制单元标准化基地交给农民、合作社生产经营,做多“N”。由企业给农民统一供种、统一技术培训、统一回收产品,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当年投资财政衔接资金900万元,分别在宫集和胡总2个镇各建一个20亩和30亩的食用菌产业园,新增智能菇房43个,培育职业农民50多人。

(三)复制推广快速发展。2022年,在总结前期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投资财政衔接资金3000多万元,分别在赵集乡和马集镇,各建一个78亩和20亩的食用菌产业园,新增96个智能菇房和配套的冷库及烘干设施。企业抓住机遇在原来的基础上又投资8800万元,建设1个菌包厂、2栋有机肥厂和12个智能化养菌车间,随后又陆续建设移动式菇房30个,联栋式菇房54个,农民在园区内边学边干,即获得了工资性收入,也保障了土地出租收入,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由企业考虑,各取所长,各取所需,互惠互利。目前企业又把这种模式复制推广到阜阳市颍东区、合肥市长丰县和蜀山区、贵州省黔西南州、宁夏石嘴山市等地,把“1+N”模式推向全国。

三、精准定位,夯实弯道超车基础

根据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食用菌分会的统计,10多年来国内竹荪产量快速上升,2010年在5万吨左右,2020年增长到18万吨,2021年已达到20万吨,呈加速发展态势。从分布情况来看,主要集中在福建、贵州、江西、四川、重庆等地,其中福建是国内竹荪最大的供应省份,年产量占全国的59%;从品种来看,多为“长裙竹荪”和“棘托竹荪”,两者约占竹荪总产的95%,其次是少量的红托竹荪,年产量在1万吨左右,约占竹荪总产的5%。太和县从2019年开始工厂化生产红托竹荪,今年产量可达2000吨,约占全国红托竹荪总产的1/5,后来者居上;从单产情况来看,“长裙竹荪”和“棘托竹荪”每公斤基料产成品竹荪约0.5公斤,红托竹荪每公斤基料产成品竹荪约0.3公斤;从市场价格来看,“长裙竹荪”和“棘托竹荪”的干品均价在400/公斤左右,而红托竹荪干品均价在1000/公斤左右,是前者的2.5倍;从生产方式来看,全国只有太和县是工厂化生产,建立了“1+N”全产业链生产模式,做到周年式供应。蛹虫草的发展速度快,市场需求量逐年急剧放大。2010年国内产量为4020吨,到2021年达到8.4万吨。内蒙古是国内蛹虫草最大的供应省份,产量占全国的72.1%,太和县的蛹虫草今年可产1500吨,约占全国的1.8%,市场占有率逐年增长。

四、示范引领,撬动社会资本聚合力

太和县委、县政府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充分发挥财政衔接资金示范引领作用,将有限的衔接资金集中投向重点产业,采取“财政出资、乡镇建设、村级所有,主体运营、收益归村”的办法,利用衔接资金通过“1+N”模式进行“双招双引”,进一步拉动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到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上来,近两年,太和县共投入财政衔接资金7500余万元,招引企业投资超过5.1亿元,建立了一个“总部产业园(旧县镇)”为核心,带动“乡镇多点”发展,“1+N”模式推广辐射到宫集镇、胡总镇、马集镇、赵集乡等乡镇,建设4个可复制可推广的标准化智慧菇房种植基地。

五、紧密联结,带动脱贫地区发展增收

太和县在发展菌菇产业过程中,通过创新实施“1+N”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强化“+”,以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连起了企业、村集体、合作社与农民,建立了“公司+合作社+基地+金融+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带动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农民共同发展增收。一是村集体通过资金入股分红带动集体经济发展增收。两年来,太和辖区内5个乡镇42个村集体合作,以自有要素土地、资金和资产的方式入股种植基地,根据年度效益及占股比例分红。平均每个村年分红不低于10万元。二是合作社通过建设经营标准化生产基地获得收益。由合作社承租移动式菇房、联栋式菇房经营,带动农民务工就业,合作社承租菇房单元年收益在万元以上,带动群众务工月收入平均在2300-3500元。三是农民可以通过租赁标准化菌菇生产车间、土地流转、在标准化生产基地务工等方式获得各项收益。农民土地流转用于菌菇产业建设,土地流转金每亩每年不低于1000元,这在当地也比较高的;农民承担最小单元可以小至单个菇房租赁经营(“N”的最小单元),每月净收益在6000元以上,同时还可以带动2人务工就业;农民在菇房就业务工的,每个月务工收入在2300-3500元。

2021年2月,中央电视台一套《新闻联播》,对太和县红托竹荪野生菌株驯化及生产种植进行了报道宣传。“百麓”红托竹荪和蛹虫草获中国安徽名优产品暨农业产业化交易会(2021.合肥)参展产品金奖。太和县在食用菌产业选择与发展上,探索出了一条可复制可推广道路,小菌菇大产业带动农民发展增收,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乡村产业发展道路上发挥越来越大作用。

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