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良金:扎根沃土勤耕耘

来源:安徽日报 发布时间:2021-11-26 15:10 浏览次数: 字体:【    】

扎根沃土勤耕耘

——记芜湖市湾沚区六郎镇农技服务站退休干部杨良金

在芜湖市湾沚区,杨良金被农民群众亲切地称为“农民科学家”“农技推广贴心人”。数十年来,他怀着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深厚感情,奔走于广袤的田野,潜心钻研农业科技,推广良种良法,助力农民增产增收。

上世纪80年代,国内油菜籽平均每亩产量普遍不足100公斤。杨良金在率先引种杂交油菜“秦油2号”基础上,经过3年试验、示范,研究出超稀植栽培技术,平均亩产突破250公斤。为了让这一成果惠及更多的农民兄弟,他将此套实用技术摄制成科教片,经央视7套播出后产生广泛影响,被省委组织部列为全省农村党员致富100招,累计推广1000多万亩,带动1000多万农户,创造直接经济效益超过100亿元。

水稻是南方老百姓的主粮,可生产周期长、投入产出比低,许多农户不愿种。“要动员农民跟你干,先要做给农民看。”杨良金下定决心,要通过良种良法的应用向农户证明:水稻不仅能高产而且还能高效,种水稻不仅有好的收益,还能挣钱致富。

在杨良金的试验田里,水稻收割后有意留存一截20厘米左右的稻茬,用它增收一季“再生稻”;运用“控水落干”技术实现大幅度节水、减少病虫害和抗倒伏;运用稀植技术套种蔬菜等,使每亩田总收入超过常规方法的3.5倍。

他精心培育的“良金1号”早稻品种,亩产量突破500公斤,最高单产597.9公斤,累计推广种植面积逾1000万亩,增产粮食超过1000亿公斤。

数十载风雨沧桑,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杨良金在没有科研经费、没有仪器设备的艰难条件下,矢志不移地进行农业科研和推广。他连续六次应邀出席国际油菜学术盛会,被誉为“从乡村田野走上科学圣殿的杰出典范”。

他与中国农科院油料所合作,主持了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重点课题中的子专题;培育的“油菜王”载入上海大世界吉尼斯之最;他主持的“优质油菜机械化集成技术研究与应用”技术,居国内同类研究领先水平。他先后在国家、省、市有关报纸杂志上发表300多篇科普文章和46篇自然科学论文,分别被河海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聘为客座教授。

面对广大农民对种植科技的渴求,杨良金将推广农业技术作为自己的使命担当,义务为全国贫困地区、革命老区农民和大学生村官普及农技知识、传授种植技巧。为了更好地推广实用技术,他将深奥的理论编成通俗易懂的顺口溜、速查表、示意图,让农民听得懂、记得住、学得会、用得上。几十年来,他不辞辛劳,奔走在江西、四川、宁夏、甘肃、江苏、重庆、湖南、安徽、湖北等的贫困地区、革命老区,面对面地向农民传授粮油种植技术,举办各类农技培训班5700余场次,授课57.9万人次,回复求技信12000多封,免费赠送资料231万份,足迹遍及全国21个省、上百个县。

数十载不懈耕耘,杨良金赢得了当地农民群众的信任和赞誉,他先后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科普带头人、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2016年,他当选全国“十佳”农民,给他的颁奖词为:“百亿财富因他而生”;在央视7套全国“十佳”农民评选揭晓仪式上,杨良金第一个登场,赠予他的对联写道:“田间地头为乡亲探索良种良法,著书立说携智慧普及科学知识。横批:金玉良言。”

2008年,退休后的杨良金仍奔波田间地头推广农技“下乡”,努力用农业科技助力农业绿色发展,探索油稻良性循环种植模式,通过施用有机肥,在不减产的基础上更好地提高农作物品质,同时使土壤得到修复,让农民增产又增收。今年9月28日,在位于湾沚区自己的实验田里举办的生物有机肥现场观摩会上,他向众多种粮大户分享自己使用有机肥开展的水稻种植对比试验,进行产量与病虫害分析,引导种粮农民在生产中多使用生物有机肥,科学合理保护利用好耕地资源,践行“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为加快现代农业绿色创新发展和乡村振兴贡献力量。